新闻中心

清明防火别忽视 莫让蜡烛变“火烛”


时间: 2025-04-12 23:24:28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每到清明时节,不少市民会经过点蜡烛、烧纸钱、放鞭炮等祭祀方法寄予对逝去亲朋的哀思。但是,若稍有不小心,这些祭祀行为便或许引发火灾,给广阔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十分大丢失。

  日前,记者随机造访了我市几个陵寝,在坐落西青区津海公路旁的西城寝园,恰巧目击了一场由祭扫活动引发的火灾。“西北角的一处墓地冒烟起火了,赶忙曩昔看看。”一位正在陵寝巡视的工作人员发现不远处有反常后,赶忙跑上前去。事发现场并没有人,起火原因是石碑前留下的蜡烛没有燃烧尽,当天因为风势较大,点着了周围的祭祀用品。

  陵寝工作人员和记者说,清明祭祀亲朋,消防安全不容忽视。“咱们这儿明确规则,陵寝内制止明火,但有些市民总是不恪守规则。蜡烛还没烧尽人就脱离,石碑也烧黑了。”记者看出,在陵寝外面空地处设置了铁桶供市民祭扫运用,但是依旧没办法阻挠一些市民的固执之举。

  清明时节,因祭祀用火不小心引发的火灾事故接连不断。近期,多地消防部分展开祭祀场景试验,模仿家中和野外祭祀状况。在模仿家中祭祀时,点着的蜡烛在天然风环境下,容易点着纱帘和下方报纸,短短20秒火势增大,报纸即便烧成灰烬,现场温度仍高达400℃左右;模仿野外祭祀时,纸钱灰烬被风卷起,接触到枯叶等易燃物,仅1分钟后,枯叶便被烧黑,部分叶片呈现十分显着火星,温度飙升至858℃。

  消防部分提示广阔市民,祭祀时必须增强消防安全意识。点烛、燃香、烧纸前,牢记整理周围可燃物,全程要有人看守,确保人走火灭,避免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。劲风气候下,明火祭祀危险极高,应避免此类行为,避免火苗被风吹散引发火灾。(记者 房志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