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化布局

【48812】不灭的“红烛”


时间: 2024-05-29 09:06:36 |   作者: 全球化布局

  “人生应该如蜡烛相同,从顶燃究竟,一向都是光亮的。”这是革新烈士萧楚女的人生格言。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,萧楚女就像一支永不平息的红烛,光亮磊落燃尽自己,点着了很多革新火种。

  萧楚女,原名萧秋,学名楚汝,1891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(今武汉市汉阳区)。萧楚女在木材行做过学徒,当过茶馆“茶房”、报童。虽然日子困难,但他依然坚持看书学习,在追求生计的一同,也触摸到了先进的思维。1911年,萧楚女参与湖北新军,参与辛亥革新,后又考入武昌实业校园,结业后在《大汉报》《崇德报》任修改。他经常用“楚女”笔名发表文章,以手中的笔为兵器,宣扬马列主义和救国救民真理,揭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过。屈原《离骚》中有两句诗:“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”。高丘,楚国山名,比方祖国。女,神女,比方贤人。以“楚女”作笔名是他借屈原的诗表达自己的爱国志向。

  萧楚女尤为关爱青年,重视培育新一代革新力量。1923年6月,萧楚女任《新蜀报》编缉,他不仅以尖锐的笔锋责备土豪军阀,痛骂贪官蠹役,“字夹风雷,声成金石”,还辟“社会青年问答”专栏,帮忙广大青年正确认识社会,引导青年建立革新的崇奉。他在《革新的崇奉》一文中真诚地劝诫青年朋友们:“一个人心里没有崇奉,便是那个人没有人生观,没有人生观的日子,等于没有甜味的蜜,没有香气的花。”

  1924年5月,萧楚女前往上海,帮忙恽代英担任共青团机关刊物《我国青年》修改作业。萧楚女深感此作业严重而荣耀,他全身心投入到作业中,没有白天黑夜之分。他从人生与崇奉、学业与社会、家庭与婚姻、西方列强侵略与我国的命运与出路等各方面,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青年朋友们的主张及期望,引导青年投身巨大的革新激流。

  他是当之无愧的革新教育家。从1920年开端,萧楚女先后到湖北襄阳二师、安徽宣城四师、重庆联合中学、重庆公学等地从事教学作业,展开革新活动,还办过布衣校园。他还曾在广州任农动讲习所专职教员、黄埔军校政治教官,线月,由担任所长的广州第六届农动讲习所正式开学,萧楚女被聘为教员。作为农讲所仅有的专任教员,萧楚女因作业深重,日夜劳累,导致肺病发生,在一次讲课时忽然吐血。学生们劝他回宿舍歇息,但他坚持讲课。萧楚女对学生说,谢谢同学们的关心,但是自己不能歇息,青年负有严重任务,自己一小时不上课,就要糟蹋他们许多时刻。“你们想一想,蜡烛不是燃烧了才干放光亮吗?咱们要像蜡烛相同,要在有限的一生中,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,给人以光亮、给人以温暖,咱们都要有这种精力!”

  1927年4月15日,广州反抗当局大举搜捕革新志士,一群军警冲进广州东山医院,抓捕了还在病房中的萧楚女。22日夜晚,萧楚女等革新者高唱《国际歌》,走上刑场。行刑前,敌人走到萧楚女面前说:“萧教官,你不是常把自己比方为蜡烛,照亮他人,消灭自己吗?你这根蜡烛快要平息了,在这存亡一会儿,你乐意悔过吗?”萧楚女大声说:“你们杀吧!真实的人是不怕死的,运动是不了的。”同志们一同高呼“我国万岁”“中华民族解放万岁”,勇敢牺牲。